作者 | 甄 瑶
编辑 | 李国政
出品 | 帮宁工作室(gbngzs)
历经调整期的蛰伏,一汽奔腾以清晰的增长曲线宣告回归。
6 月 30 日,一汽奔腾披露 2025 年上半年答卷—— 1-6 月整车销售 87517 辆,创半年度历史峰值,且同比增速高达 43%。这几乎超行业平均增速近 3 倍。
尤其是,上半年,一汽奔腾新能源产品以 72552 辆销量,创历史同期新高,而且同比增幅近 3 倍,成为该品牌增长曲线中最陡峭的一笔。
亮眼数据背后,是一汽奔腾向新冲刺的明确路径——以中国一汽“新”造车势力为目标,通过品牌、产品、用户端同步向新,全面加速新能源化转型。
若将一汽奔腾这组销量数据置于全行业来看,也极具含金量。
其一,构建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破局范本。
在新能源赛道,过去由新势力主导话语权,传统车企一直在艰难转型。此次,一汽奔腾以新能源产品占比超 82%(72552 辆 /87517 辆)、同比增幅近 3 倍的亮眼成绩,打破了人们对传统车企转型慢、新能源业务难突破的刻板印象。
其二,验证大众化市场仍是新能源增长的核心腹地。
上半年,新能源市场高端化与大众化并行,但很多品牌因过度聚焦高端(30 万元以上),陷入增量放缓困境。而一汽奔腾的新能源产品奔腾小马、悦意 03 和悦意 07,都锚定主流消费群体,以高性价比 + 大厂品质打开了市场。
这表明,谁能在主流消费群体中实现品质与成本的平衡,谁就能抢占最大增量。
其三,加速提升国家队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。
作为中国一汽旗下核心品牌之一,奔腾快速增长,本质上是中国汽车工业体系实力提升的集中体现。
其四,在价格战等形式内卷之下率先破局。
当前,各路车企都在电动化、智能化转型深水区中激烈博弈,多数品牌仍在经历转型阵痛,而一汽奔腾在上半年一马当先,取得整体销量和新能源销量双双创历史峰值的好成绩。
现在,是时候重新评估一汽奔腾了。
销量大涨的底层逻辑
作为造车国家队,一汽奔腾坚定 ALL in 新能源,转型动作在行业内虽然不算最早,但又快又准。
回头来看,2024 年是一汽奔腾全面向新行动的关键一年。这一年,奔腾品牌全力转型,盐城生产基地建成投产,新能源微电车型连续月销过万。同时,以品牌向新、体验向新、产品向新等三大“向新力”,向外界传递亲和松弛的全新品牌形象。
其中,产品向新是转型核心抓手。
2024 年 5 月,首款微型纯电车型奔腾小马上市,聚焦短途出行场景,以百公里 8.8 度电、每公里成本低至 5 分钱的优势切入市场。
11 月广州车展上,A 级纯电 SUV 悦意 03 亮相,14.6 英寸超薄中控屏、百公里 11.8kWh 超低能耗,以及首搭 AI 大模型的智能车机系统,集中展现了奔腾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突破。
数据印证转型成效。2024 年,奔腾品牌销量达 15.1 万辆,同比增长 25%,创十年来峰值。
未止步于既有成果,今年它又以“活力奔腾”的新姿态,在新能源赛道持续提速。
2 月 25 日,一汽奔腾在上海森兰无界馆举办科技日活动,展示技术攻坚的最新成果:越影平台、逐日动力、如意座舱等组成新能源技术集群正式发布,悦意 03 技术细节深度解密,悦意 07 首发亮相。这一系列动作,既是将中国一汽 70 余年造车积淀转化为新能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步,也为品牌构筑坚实的品质护城河。
仅仅 1 个月后,全新新能源序列“奔腾悦意”就官宣登场,锚定亲和、松弛、时尚、活力的拥车生活场景,志在成为千家万户都买得起的高品质新能源汽车。
支撑这些的,是一汽奔腾作为央企改革先锋,拥有体制优势。
股份制改革完成后,一汽奔腾即聚焦新能源赛道,与华为、地平线、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展开生态合作,打破技术壁垒;长春、盐城双基地形成 40 万 + 辆年产能的智能制造支撑;在“两国四地”研发布局下,2 万 + 研发人才与 1.6 万 + 专利储备,为长期创新提供了人才与技术底座。
技术、产品、生态、产能构成全链路协同,这正是奔腾悦意序列快速起量的底层逻辑。
冲击头部的产品组合拳
技术打底,产品说话。这是汽车行业的生存法则,也是一汽奔腾起势的秘诀。
接下来,一汽奔腾将完成从 A0 级到 A 级再到 B 级产品全覆盖。
“未来 3 年,将在主流大众价格区间投放超过 6 款全新产品,根据用户使用场景需求,提供纯电、混动等多种选择。”一汽奔腾副总经理、首席用户官方杨称。
悦意序列接连导入,已在市场见到实效。
3 月上市的悦意 03,作为越影平台首款车型,以 7 万元级“大大大纯电 SUV ”的定位,靠大续航、大空间、大厂造迅速走红,5 月大定破 5000 辆,成紧凑级 SUV 赛道的意外之喜。这款车是奔腾向新能源转型的关键落子,以亲和、松弛的 DNA,直达用户情绪需求。
具体来看,悦意 03 的爆款基因都藏在细节里:6 种清新外观色、3 种氛围内饰、565KM 续航,领跑同级;4450mm 车长配 2750mm 轴距,78% “得房率”营造越级空间,还有 22 处储物格解决日常琐碎。
智能层面更显诚意——首搭 AI 大模型,配合自研座舱系统,文生图、旅游规划等功能一应俱全。可见即可说的交互,让安全与便捷兼得,悦意 03 把智能配置做成了有温度的体验。
5 月,奔腾悦意 07 ——中国一汽首款 BMP 超级混动 SUV 上市。这是逐日动力 BMP 超级电混技术下的首款量产车,虽然定位于“超大大大电混 SUV ”,但却以 9.98 万元起售价,击穿行业底线。
与同级车型相比,悦意 07 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数据碾压。
续航维度,悦意 07 拥有 210km 纯电续航(CLTC)、1555km+ 综合续航(CLTC),中汽中心实测更达 2517.2km,远超多数竞品宣称的“ 1000km 级”;20 分钟快充 30%-80%,解决补能焦虑;每公里 0.2 元的综合成本,比同级燃油车低 50% 以上。
“逐日动力 BMP 超级电混,是中国一汽七十余载技术积淀的结晶。”悦意 BMP 超级电混主理人刘国亮说。
空间方面,2772mm 轴距带来越级空间,配合“超大大大”的产品定位,直接对标更高价位车型的空间体验。
安全层面,悦意 07 与悦意 03 组成“双子星”,其装甲电池均通过中汽中心“超国标”测试,在电池安全标准日益严苛的背景下,提前构筑了技术壁垒。
此外,B+ 级双能旗舰轿车奔腾悦意 08,已于 4 月在上海车展上全球首秀。它是一汽奔腾首款高端新能源轿车,定位与配置都直指细分市场标杆。
这款 B+ 级智能轿车,硬件参数颇具竞争力:车身尺寸为 4980/1910/1490mm,轴距达 2900mm,提供纯电、增程两种动力方案。其中,纯电版 CLTC 续航最高为 800km,增程版综合续航 1200km。智能层面,它搭载激光雷达与 Orin-X 芯片,支持高速领航辅助驾驶,智能化配置向高端看齐。
从目前市场来看,悦意 08 瞄准的是比亚迪海豹 EV(售价 21.28 万起,CLTC 续航 700km)。前者以 800km 纯电续航与高阶智驾配置,形成差异化优势,有望成为奔腾品牌冲击高端新能源市场的支点。
精准营销的用户深耕新范式
一汽奔腾破圈,不只是靠新产品说话,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也独树一帜。
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时,材质环保性、电池安全性、续航能力等是核心考量。悦意系列以扎实细节,直抵用户需求本质。
比如,在悦意 07 上市发布会现场,一汽奔腾悦意 07 CEO 徐明拿起浸泡过该车座椅皮的水,一饮而尽,还说“口感不错”。“我喝这杯水,不是鼓励大家拿皮子泡水喝,而是为了证明我们用的皮子健康环保。”他解释道。
悦意 07 内饰采用零苯无异味的灵芝皮材质,属于环保生物基,真正做到了零苯无异味。
这种用行动说话表达的背后,藏着行业最稀缺的能力:真正懂用户的品牌,既能说清用户听得懂的话,更能把这份理解融入造车的每一处细节。
再比如,在用户高度关切的电池安全上,一汽奔腾的产品表现更具说服力。电池安全方面,悦意系列提前满足新能源新国标要求,通过了多项极端测试:热扩散测试中,悦意 07 与 03 的电池包均未出现起火、爆炸,且能在 5 分钟内触发预警;底部撞击测试中,以 170J 能量连续冲击 3 次后,电池包仅轻微变形,结构完整性完全达标,让用户彻底放下安全顾虑。
另外,以用户需求为导向,一汽奔腾编织了一张覆盖全价值链的服务网。
目前,全国 234 个城市已有 352 家悦意中心,今年还计划进一步拓展至 400+ 中心、1500+ 门店,届时 80% 以上的城市都能轻松找到它。消费者无论身处何地,买车、修车都无需远途奔波。
而 5 月份升级的“悦意 321(三终身、两计划、一个家)”权益,更是将“省心”二字深植于用户用车生活的每一天。
具体来看,“三终身”即车辆终身质保、三电系统终身保障及全天候免费道路救援,让用户出行无虞;“两计划”覆盖终身保养和正能量守护;“一个家”理念最暖心,车主与家人可共享 6 大专属权益,一汽奔腾心系用户及整个家庭。
回顾一汽奔腾销量成就的背后,“用户”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,且贯穿于全生命周期的全价值链体系中,尤其在营销服务端体现得尤为突出。
帮宁工作室认为,一汽奔腾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,本质上是对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与践行。它表明,新能源竞争已进入深水区,仅有概念和资本,无法持续立足;只有技术扎实、用户至上、体系完整的企业,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。
依托中国一汽 70 余年造车积淀,叠加新产品持续发力,以及渠道建设稳步推进,一汽奔腾积蓄了冲向行业头部的底气。
这家造车国家队在下半年的表现,更值得期待。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网上配资炒股网站-配资炒股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