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美国海军有点头疼,原本计划今年交付的“约翰F肯尼迪”号航母又又又延期了,这一延,直接让美国现役航母数量要跌回10艘了! 根据美国海军学会网站7月7日报道,福特级航母二号舰“肯尼迪”号的交付日期从2025年7月推迟到了2027年3月,这一延就是近两年。更关键的是,已经服役50年的“尼米兹”号航母计划明年5月退役,这意味着在“肯尼迪”号交付前的近一年里,美国现役航母数量将从11艘锐减到10艘,是2007年以来最低水平。 其实“肯尼迪”号的延期早有预兆。早在2023年,它的交付时间就从2024年6月推迟到了2025年,这次算是“二连跳”。更麻烦的是,福特级三号舰“企业”号也没能幸免,最新预算提案显示,它的交付时间要从2029年7月推迟到2030年7月,又多等了一年。 那问题来了,堂堂美国航母为啥一而再、再而三地“难产”?根据美国海军2026财年造舰预算提案的说法,主要卡在两个关键系统上:一个是先进拦阻装置的认证,另一个是先进武器升降机的安装。这俩可不是小问题。
先说先进拦阻装置(AAG)。这套系统是福特级的“招牌”,原本设计用来更高效地回收舰载机,但从首舰“福特”号的使用情况看,它的可靠性一直被诟病。2022年美国政府问责局的报告就指出,“福特”号的AAG在测试中平均每240次拦阻就会出现一次故障,远低于设计要求的4166次。如果“肯尼迪”号的AAG认证不通过,未来实战中可能连舰载机回收都成问题。 再看先进武器升降机(AWE)。这是福特级用来从弹药库向飞行甲板运送武器的关键设备,原本设计用电磁技术替代传统液压升降机,提升效率。但“福特”号交付时,11台中只有2台可用,直到2021年才全部完成安装调试,直接导致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推迟了好几年。当然,这里也有中国掐脖子的后果体现,其核心部件——稀土永磁体严重依赖中国供应,美国本土无法实现替代,如此关键的部件交付延迟,整体自然好不了。 其实从福特级首舰“福特”号开始,美国海军就被技术冒进坑惨了。“福特”号2017年交付时,电磁弹射器(EMALS)、拦阻装置、武器升降机三大关键系统都没完全搞定,导致它直到2022年才完成首次实战部署,比原计划晚了整整5年,单艘航母超支近30亿美元。现在“肯尼迪”号的问题,本质上还是福特级技术不成熟的延续——美国海军太急着把“黑科技”堆上舰,结果反而成了“拖油瓶”。
后果也显而易见。目前美国维持全球11艘航母的规模,靠的是“一艘部署、一艘训练、一艘维护”的轮换机制。现在少了一艘,意味着在中东、亚太等热点地区,航母的部署周期可能被迫延长,水兵的疲劳度增加,装备维护压力也会更大。更关键的是,中国、印度等国的航母发展正在加速,美国的“航母优势”正被逐步稀释。 从长远看,预示着美国海军未来十年的造舰计划要“大调整”。根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数据,福特级原计划在2058年前替换全部10艘尼米兹级,但现在二号舰延期、三号舰也延期,替换节奏被打乱,未来可能不得不让部分老航母超期服役,进一步增加维护成本。
美国现在的航母延期,本质上就是供应链空心化、技术冒进的代价。刘参谋想说,航母是大国海军的象征,但更是工业体系和技术积累的集中体现。美国这次的“空窗期”,给所有追求装备现代化的国家提了个醒: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,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。 至于“肯尼迪”号能不能在2027年按时交付,以美国当前供应链和人力状况来看,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作为美国唯一的核动力航母建造商,其产能已接近极限。再延不意外,按时交付才是奇迹。
盛达优配-盛达优配官网-网上配资炒股网站-配资炒股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